第三百七十五章 司马懿与董卓

就一洋葱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58看书网 www.58kanshu.com,最快更新虚拟三国之品评天下最新章节!

    董卓退了,一路带着大军回到了洛阳,对于这个朝官都已经走空了得洛阳,他也没有半点留恋之意。

    “回长安,想必最不愿看到老夫活着回来的,便是那些公卿百官,老夫很想看看满朝文武的脸色了,哈哈哈哈哈。”董卓大笑道。

    董卓猜的不错,西凉战败的消息传到了长安之后,朝中沸腾,弹冠相庆,然而当他们得知,董卓安然无恙的回到洛阳的消息之后,立刻一个个都蔫了,那脸色别提多难看,心中暗骂袁绍和诸侯太不争气,连个董卓都弄不死,这是要留着他继续祸害咱们么???

    “不过这西京与洛中相隔甚远,粮草军械难以调度,防守极为不易,不如弃守洛阳,稳固长安。李儒觉得如何?”董卓突然又问道。

    “太师所言甚是,两京相距千里之遥,中途匪盗丛生,突临争战,实难应变,太师可让牛辅撤出虎牢,固守函谷关,可保无虞。”

    “嗯,就按这个办。”

    “太师,儒还有话说。”李儒对董卓的敲打记得很清楚,不得已之下,言谈举止比以前加倍的注意了。

    “说。”

    “西京遭王莽篡逆,赤眉之乱,更始之时,曾焚于一旦,如今尽是瓦砾之地,更有人民流失,百不存一。不若,迁洛中之民,往长安,以兴民生。”李儒说道。

    董卓点了点头,至于迁徙百姓,流离失所,他是不管这些的。

    “再者,皇室陵寝,多有金宝,与死人无益,何不起出,用于活人。另洛阳城坚,不可使诸侯得之,以为西图之助力,当焚毁洛阳,使关东贼无城可守,其军必退,不复再扰西京。”

    “好,便依你所言。”董卓当即同意了李儒的谏议。

    洛阳无数的人口,开始被迫迁移,无数皇陵被发掘殆尽,由于百官早已逃到了长安,董卓做起事来,根本没有了掣肘,十分的顺利,很快大军随着无数民众,浩浩荡荡的开拔了。

    至此大汉的洛阳城,在熊熊大火中,变成了一片废墟,无数百姓,怨声载道,可谓民怨沸腾。

    “禀太师,我军抓到长安逃回的奸党。”在开赴长安的过程中,李傕遇到了一队车马,是朝中官员的家属,正从长安方向往回走,二话不说就抓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种人,李傕已经抓了不少了,都是听到了董卓还活着的消息,朝官惶恐不安,让家眷开始逃离长安,返回家乡,李傕现在抓到的这一批人,显然也是。

    “带下去押回长安便可,何须知会老夫?”董卓不耐烦的挥了挥手。

    “此人说是要见太师一面。”李傕说道。

    “何人?”

    “治书御史司马防之子朗。”

    “嗯,带来见我。”

    不一会司马朗带着一个十岁左右,脸庞却有些老成的少年,来到了董卓的面前。

    董卓早就见过司马朗,当时就很喜欢这人,现在仍然越看越欢喜,这司马朗身高八尺,仪表不凡,朗眉星目,一脸正气,只不过细看的话,还是能发现司马朗眼神深处的紧张,至于边上那个少了些朝气的少年,则自动被董卓忽略了。

    “卿与我亡儿同岁,却相负于老夫,何也?”董卓看着司马郎问道。

    司马朗连忙躬身说道:“明公以高德,遭阳九之厄,扫除群秽,广举贤能,此诚竭心尽力,大兴治世也。明公威德已隆,功业卓著,而兵难日起,州郡不安,如今境内,民不保业,捐弃居产,流亡奔窜,虽四关设禁,刑罚加身,犹不息绝,此朗之至虑也。望明公以史为鉴,稍加三思,定可威名并于日月,伊尹、周公不足比也。”

    董卓听后,脸色笑意颇盛,说道:“卿言甚合吾意。”

    司马朗听后,心中松了一口气,脸色的表情也轻松了一些,,自己这番马屁,果然有用,还好灵机一动,来见董卓,不然就麻烦了。

    然而,司马朗放松之后,董卓突然大眼一翻,粗声问道:“老夫问汝,为何相负,何故逃离西京,非问汝治国之论,汝想诓老夫邪?”

    司马朗听得眼角微微抽搐,心道这董卓真不太好糊弄,正待搜肠刮肚,再说些什么,突然他身边的少年,说道。

    “大兄,太师既然发问,为何不直说。”

    “嗯?此是何人?”董卓看了那少年一眼,有些好奇道。

    “舍弟,司马懿。”司马朗连忙说道。

    “倒是一表人才,长大之后或是栋梁,只是不懂规矩,我问你兄长,汝为何插言?”董卓大眼翻了翻,看向了司马懿。

    “回太师,小子一时情急所致,请太师恕罪。”司马懿此时,低着头恭恭敬敬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嗯,也罢,念你年幼,老夫先不罚你。你且说说,为何逃离西京,若是说的不好,你与你兄长,各自二十军棍,一棍不得少!”董胖子咧着嘴,扬言要打司马懿的屁股,不知怎么地,他就是看这小子,不大顺眼,还是他哥哥司马朗,顺眼的多,而且长得有些像,自己亡故的儿子。

    小司马懿心中大骂老贼,这死胖子竟然要打自己屁股,真是个混蛋。

    “回太师,我兄弟二人于长安,忽闻母亲,偶然微恙,心中焦急,因此大兄才不顾兵荒马乱,欲带小子走西京而出,回温县探母。”司马懿年幼,但是说起谎来,毫不含糊,而且直指伦理纲常,说的那是根本不能让人拒绝。

    古时重孝,常说的举孝廉、举孝廉,就是一个举廉洁,一个举孝顺,孝与廉一开始是分开来算的两个,后来干脆合在一起并称孝廉,所以孝顺出名的人是可以做官的,当然一般也就是指世家子弟,平常寒门机会并不大。

    要是换了一般人,一听这话,基本立刻都会对这小子心声好感,大家褒扬一番自不必说,资助些金银路费,那都是平常之极。

    但是,董卓能是一般人么?显然不是。

    “嗬嗬,倒是孝心可嘉,不错不错,当赏。老夫身边至今缺助佐属官,司马朗老夫欲令你担任文掾,你意如何?若是不从,而是军棍那还是要领的。”董卓淡淡的说道。

    司马朗内心郁郁,这让他答应也不是,不答应也不是,想了想之后,开口说道:“只是郎回乡探母之事。。。”

    “此事易耳,我差人去温县,取司马家老小,同赴长安,你与你母,于长安相会便可。”董卓大手一挥,就这么定下了,他不怕对方不答应。

    至于那个司马懿,董卓真的不大喜欢,十岁不到,就显老成,毫无朝气可言,行事还有预谋,刚才出言插嘴,就是想替司马朗,说个理由出来,年纪不大,心机倒是不小。

    “这小王八蛋,满口胡言乱语,一肚子坏水,和长天那小子差不多,嗯?老夫何不将这小子,交于无垠管教,必是一桩妙事。不错,便如此办了。”

    董卓想到这里,就有些高兴,于是司马懿的落脚点,就被董卓给私自定下了。